<table id="ggkkg"><option id="ggkkg"></option></table>
  • <td id="ggkkg"><u id="ggkkg"></u></td>
  • <option id="ggkkg"><kbd id="ggkkg"></kbd></option>
  • 產業資訊|成都服務業發展空間格局定了!
    2022-05-11 20:00:00
    5月10日
    政事君從市商務局獲悉
    《成都市“十四五”服務業發展規劃》
    (以下簡稱《規劃》)
    已經正式印發


    其中提出,到2025年,成都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7萬億元,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0%,形成一批具備重要影響力的服務業示范引領區,基本建成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的服務業核心城市。



    01

    重點產業

    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


    《規劃》特別明確了
    成都服務業發展的重點產業

    以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為導向
    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以促進消費提檔升級為導向
    轉型發展生活性服務業


    針對生產性服務業

    《規劃》主要聚焦

    科技服務、金融服務、流通服務

    信息服務、商務服務

    ????


    科技服務


    成都將開展科技服務賦能行動,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5%。



    金融服務


    到2025年,金融業增加值達到3000億元。



    流通服務


    到2025年,建成“一帶一路”進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和具有亞歐影響力的貿易中心,規模以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收入達到1700億元。



    信息服務


    到2025年,建成具有全國輻射能力的信息中心,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達到1500億元。



    商務服務


    到2025年,基本建成與國際接軌的商務服務體系和國際會展之都,規模以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達到1200億元。


    針對生活性服務業

    成都將以現代商貿、文體旅游

    醫療健康、社區服務為重點

    進一步鞏固和提升

    生活中心和消費中心地位

    ????


    現代商貿


    到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1萬億元,推動商業零售提質升級、提升住宿餐飲發展品質、推動電子商務數字賦能。


    文體旅游


    到2025年,實現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速16%,并加快建設世界文創名城、加快建設世界旅游名城、加快建設世界賽事名城、加快建設國際音樂之都。


    醫療健康


    到2025年,健康服務業總體發展水平走在全國前列,同時要構建大健康服務新生態、規范發展醫美服務。


    社區服務


    到2025年,建成1000個布局合理、業態豐富、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規范有序、服務優質、商居和諧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并推進社區服務設施建設、提升社區生活服務品質、應用現代科技迭代便民服務。


    02

    空間格局

    “一核多極驅動、兩軸三帶協同、五鏈N點耦合”


    《規劃》按照成都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發展定位和人口分布,精準對接《成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突出“三個做優做強”,構建以產業生態圈為引領、主體功能明顯、優勢特色突出的“一核多極驅動、兩軸三帶協同、五鏈N點耦合”的服務業空間格局。


    一核多極驅動


    “一核”是指建設中心城區現代服務業核心承載區,聚焦科技信息、創意設計、總部辦公、金融商務、現代商貿等產業;

    “多極”是指城市新區和郊區新城服務業增長極,四川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成都高新區主動承載國家賦能,強化創新策源轉化、國際門戶樞紐、新興產業集聚等核心功能,助力打造成渝地區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源和高能級發展新平臺,聯動成都經開區、成都國際鐵路港經開區、淮州新城,打造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協同發展區。

    圍繞做優做強郊區新城生態價值轉化、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公園城市鄉村表達等核心功能,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和社區生活性服務業,助力打造超大城市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



    兩軸三帶協同


    “兩軸”即城市南北向服務業聯動軸。以天府大道為主軸,串聯五城區、成都高新區、四川天府新區的帶狀區域,推動創新要素加速流動,實現服務極核功能、服務創新樞紐、流通樞紐等功能的聯動發展;城市東西向服務業聯動軸。圍繞城市東西軸線,串聯五城區、龍泉驛區和東部新區,推動中心區域高端服務要素向東西部外溢,強化國內外高端服務要素由東部新區樞紐向中心區域集聚。

    “三帶”是指成德臨港服務業協作帶、成眉高新技術服務業協作帶、成資臨空服務業協作帶——

    成德臨港服務業協作帶包括與德陽共建共享成都國際鐵路港經開區建設勢能,強化物流樞紐建設,完善物流通道運行能力,共創國家開放口岸,大力發展流通服務、臨港商貿、供應鏈金融等臨港服務。

    成眉高新技術服務業協作帶包括成都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和眉山彭山、東坡和仁壽的部分區域,協同發展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等高技術服務,協同布局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等產業鏈,助力科技服務創新發展。

    成資臨空服務業協作帶包括與資陽共享成都東部新區建設勢能,共建成都(天府)臨空經濟示范區,聚焦流通服務、跨境電商等臨空服務,引領帶動成渝中部崛起。



    五鏈N點耦合


    “五鏈”即5個服務業重點產業鏈,“N點”即服務業產業承載地。

    根據《規劃》,以服務業產業生態圈構筑服務業城市比較優勢,推動服務業建圈強鏈,構建高水平現代化供應鏈、要素鏈、創新鏈、價值鏈,形成良好發展生態。優化重點產業布局,夯實重點產業鏈“主要承載地+協同發展地”的載體支撐。



    03

    八大行動

    做強“極核”引擎和“主干”支撐


    圍繞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關于新時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和《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等重大戰略部署,《規劃》提出“實施通道口岸暢通行動,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實施強鏈補鏈延鏈行動,建設泛歐泛亞貿易強市”等八大行動,明確具體工作任務,充分發揮試點示范溢出效應,做強“極核”引擎和“主干”支撐。

    《規劃》明確,實施通道口岸暢通行動,建設國際門戶樞紐,提升國際航空樞紐位勢、提升國際鐵路港樞紐能級、拓展國際客貨和信息網絡通道、打造高能級雙向開放合作平臺、加強新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強鏈補鏈延鏈行動,建設泛歐泛亞貿易強市,拓展供應鏈網絡通道、創新供應鏈服務體系、強化供應鏈國際協同、提升供應鏈穩控能力、推動貨物貿易擴能提質、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推動“引進來”“走出去”量質齊升。

    《規劃》提出,實施總部經濟提能行動,建設“一帶一路”要素配置運籌中心,發展高能級總部經濟、提升總部經濟運籌能力、拓展城市全球合伙人;實施新消費創生引領行動,建設國際消費目的地,擴大國際消費供給、建強國際消費終端、優化國際消費環境;實施制度集成創新行動,建設國際化營商環境標桿城市,推動自貿試驗區擴容升級、持續深化“五項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規劃》提出,實施“兩化”融合行動,建設數字服務示范城市,統籌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打造數字化融合應用場景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提升服務業數字化應用能力;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創建行動,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實施高品質公共服務倍增計劃、推動生活成本競爭力提升、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實施區域協同發展行動,建設服務業極核城市,推動成渝服務業協同發展、推動都市圈服務業聯動發展。

    文章來源:蓉城政事
    日本高清在线天码一区播放
    <table id="ggkkg"><option id="ggkkg"></option></table>
  • <td id="ggkkg"><u id="ggkkg"></u></td>
  • <option id="ggkkg"><kbd id="ggkkg"></kbd></option>